您好!欢迎来到恩施州茶业协会门户网站

恩施茶,与时代同行

时间:2018-07-11 10:08:09

来源:

作者:

恩施茶,与时代同行
编者按: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四十而不惑,不惑而心定。改革开放如春风化雨,深刻改变着恩施。为掀起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热潮,本报今起推出《波澜壮阔看恩施——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以现代视角回眸改革开放40年风云变迁,展现全州各行各业不平凡的奋斗历程,再现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勤劳、勇敢、智慧书写的生动画卷,展望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许。敬请关注。
改革开放40周年,“一红一绿”成为国事用茶,宛如一声惊雷,搅动风生水起的恩施茶叶产业。恩施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站上无以复加的高度。
40年回顾与展望,我们把目光投向恩施茶。这个在恩施有2800多年种植史的经济作物,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如何走上时代的风口,其间又经历了怎样的思想激荡呢?
改革开放初期,恩施茶蛰伏蓄势
沿着209国道建始县长梁镇下坝段一路直行,放眼望去,山间小盆地里到处是绿油油的稻田。
改革开放初期,因为盛产水稻,这一方良田成为当地人身份的象征,男人不愁娶不到媳妇儿,女人不愁嫁不到好人家——在那个粮食短缺的年代,解决温饱都是大问题,吃上大米更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
正是基于填饱肚子的朴素逻辑,1978年,发轫于安徽省小岗村的包产到户,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改革释放出的农业生产力,大量投入到粮食生产,推动了我州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产量的大幅提升。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恩施茶叶产业开始了此后几十年“惊人一跃”前的最后蛰伏,茶园面积在1985年降到了有记录可查的21万亩历史最低点。
以粮为主的农业发展思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温饱问题。然而,通过几年的实践,农业生产“越想解决温饱问题越解决不了”的尴尬现实,成了改革开放后摆在农业战线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从事农业工作30多年的州农业局副局长黄宗举回忆,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释放生产力,有力推动了粮食生产,但因为种质资源差、科技支撑不够,加上“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实际,恩施的粮食亩产远不及平原地区,群众的粮食供应仍需要大量从州外调入。
一边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一边是不相适应的耕地资源和相对落后的生产水平,恩施农业出路在哪里?
1983年8月,农业改革的第一场“头脑风暴”如期而至,州委、州政府提出:“以林为主,综合经营,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通过发展特色经济作物,实现农民收入增长,进而解决温饱问题。1985年8月,州委、州政府决定,建设茶叶、烟叶、柑橘、黄连、苎麻五大商品生产基地。
这次改革,成为恩施农业发展的一道分水岭,意味着农业生产由解决温饱的粮食生产向突出经济效益的特色农业转型。
当时,谁又能想到,接下来的几十年,恩施茶会释放出如此惊人的能量?
大浪淘沙中,站上时代的风口
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农业改革,对于经历了几千年传统农业生产的恩施人来说,几乎没有路径可循。
改革犹如大浪淘沙,恩施茶站上时代的风口,凝聚着恩施人经久不懈的探索。
州农业局高级农艺师于斌武说,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农村经济结构仍十分单一,粮、烟、猪三元经济构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特色产业与农民增收相互统一急需破题。
这十几年,恩施茶叶产业开始走上稳步发展之路。
1986年,州委、州政府把茶叶确定为第二大区域性支柱产业来建设。这一年,全州新建高标茶园43755亩。
1989年,全州茶园面积达到34.26万亩,产量5722吨,面积、产量分别是1977年的1.32倍和2.56倍。
1991年,我州把名优茶开发作为茶叶产业发展的重点。名优茶加工机械的推广应用,让茶叶产业走向商品化和批量化生产。
1999年,州政府出台推进全州茶叶产业化建设的意见,按照扶持龙头企业、组建产业集团、稳步发展基地、实施精品名牌、培植富硒名牌、拓展销售市场的思路推进茶叶产业化。在这一方针指导下,“绿林翠峰”“伍台绿针”“雾洞绿峰”等早一批名优茶品牌开始创立。
十几年里,恩施农业发展经历了前所未有、纷繁复杂的变化。从“以林为主”,到“念山水经、打特色牌”,农业发展的坐标不断调校。银杏、苎麻、黄连、魔芋……一批曾寄托着农业突围期盼的产业,逐渐蒙上历史的尘埃,只有茶叶历久弥新,不断焕发发展活力。
黄宗举认为,茶叶产业长足发展,是恩施农业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无奈的选择。从产业本身看,恩施州种茶历史悠久,茶叶种质资源良好、气候自然条件适宜,历来是全国重要的茶树原产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雾洞茶”“伍家台贡茶”“宜红茶”叫响山外。另一方面,随着产业政策的不断调整,烟叶指令性计划由高峰时期的100万担逐年压缩,生猪养殖、高山蔬菜等产业受市场波动影响“赚一年亏三年”,广大农民迫切需要一个稳定增收的产业。
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恩施茶,由此迈进发展黄金期。
改革路上,继往开来再出发
在州农业局经作科科长杨长勇看来,本世纪初开始的新一轮茶叶产业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14年以前,以基地标准化建设为主,其间,全州茶园面积突破100万亩大关。2014年,以“恩施硒茶”公共品牌提出为起点,进入品牌建设阶段;恩施硒茶成为国事用茶,标志着恩施茶叶进入最佳发展期。
如今,恩施茶出名了。“恩施硒茶”“恩施玉露”“利川红”“伍家台贡茶”……一大批品牌开始在风起云涌的茶叶市场上崭露头角。
恩施茶贵了。一斤恩施茶卖出上万元,早已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在广大农村,茶叶正改变着农民的生产生活。恩施市芭蕉侗族乡黄连溪村,发展了9亩茶园的兰远杰,今年春茶收入2.8万元,夏茶收入已突破2万元,丰收的喜悦,时常挂在他笑开了花的脸上。兰远杰是全州80万茶农的缩影。
一组数据,可以宏观呈现茶叶产业对恩施农业乃至经济社会的深刻影响:
2017年,全州茶园总面积达到158.8万亩,居湖北省第一位,在全国地市州级产茶区中位居第四位;全州茶叶总产量10.3万吨,占全省的32.8%、全国的3.9%,其中名优茶产量4.2万吨。
全州注册茶叶企业227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加工企业87家,产值过亿元9家,进入全国百强茶叶企业榜3家。
全州茶叶农业产值32.7亿元,综合产值120亿元,茶叶农业产值占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的4.1%,规模以上茶叶企业加工产值占全州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除烟叶外)的26.3%。
茶叶产业覆盖茶农80万人,茶农人均茶叶收入4085元,占茶农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2.6%。茶叶对全州317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贡献额达到667元。
亮眼成绩单背后,也伴随着冷静的思考。
一次与浙江茶商的会面,让黄宗举刻骨铭心。这位商人告诉黄宗举,每年他的企业从恩施购进800多万斤茶叶成品,在浙江贴上某知名品牌后销售,每斤的利润不下10块钱,“恩施茶叶产业还处在品牌建设初级阶段,精品名牌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系列发展中遇到的命题不容回避:
在国事用茶金字招牌下,如何让概念转化为产业发展的长久动力?在品牌营销的市场格局下,恩施硒茶及子品牌如何抱团发展?在融合发展新模式下,茶叶产业如何与旅游等产业、与信息化等新业态深度融合?在生态建设大背景下,恩施茶如何闯出一条绿色有机发展路子?
改革开放40年是一个节点。“惊人一跃”的恩施茶叶产业,在改革的路上,仍需继往开来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