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恩施州茶业协会门户网站

品牌引领 彰显优势 全域绿色 恩施:阔步流星迈向茶叶强州

时间:2018-07-11 10:22:41

来源:

作者:

大山沸腾了!
4月28日,产自于武陵深山恩施州的“恩施玉露”和“利川红”在中印首脑武汉非正式会晤中亮相,成为2018年国事活动茶叙用茶。经过人民日报官微报道后,一夜刷屏,成为风靡大江南北的“网红”。
一周内,关于“恩施玉露”和“利川红”的文章与视频在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上点击量超过3500万次,在天猫商城,这两款茶成为热搜榜排名最火的茶叶品种。
从产茶大州到茶叶强州,恩施阔步流星,迈向高品质绿色发展的新时代征程。
开春以来,全国数百家大小茶企直接到田间地头抢购恩施春茶,宾馆里人满为患,全是焦急等货的客商,每天进入恩施的运茶大车达500辆。 “一连几宿都没睡好觉。”从4月29日开始,利川红茶龙头企业飞强茶业董事长卓万凯的电话几乎被打爆,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爆满。“恩施玉露”销量最大的润邦茶业也面临着同样的火爆场面。“五一节都没空休息。”5月8日,在毛坝镇红茶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满负荷加班。飞强茶叶基地的负责人介绍,“30多个销售点已全部售罄,订单已排到3年后。” “春茶已基本销售一空!”面对全国茶叶产能严重过剩的现状,种植面积高达158.8万亩的恩施茶脱颖而出,成为全国茶叶格局博弈中的有力竞争力量。
历史文化沉淀深厚底蕴
初夏时节,驱车行进武陵深山,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翠绿茶园。恩施州是“万里茶道”的源头之一,自唐代起就是著名的贡茶产区,全国著名的“宜红”茶核心产地。“又巴东别有真茗茶,煎饮令人不眠”。恩施饮茶制茶历史最早见诸文献记载的是秦汉时期的《桐君采药录》。东晋时期的《华阳国志·巴志》记载,恩施区域已用所产的茶叶作为“纳贡”珍品。翻开陆羽的《茶经》:“南方出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提到的就是恩施茶叶。蒸青是我国古代曾经非常流行的制茶工艺,在唐代得到完善,有别于普通的炒青工艺,通过蒸汽杀青,茶叶色泽嫩绿如春,颊齿留香,清甜回甘,后流传至日本,大受欢迎。目前仅在恩施留存着这传统制茶技艺。光绪年间,茶商来到恩施州,修筑茶运道路。将以恩施茶为主要原材料的宜红茶从宜都上船,运往汉口,再销往欧洲各国。自此,不断有英国人、美国人和俄国人带领的马帮出现在恩施的深山密林中。民国年间,曾经广为流传的一张汉口长江江面千帆竞发运输茶叶的黑白老照片,反映的就是恩施茶参与国际贸易的场景。历史名茶真香茗、容美茶、雾洞茶、恩施玉露、伍家台贡茶、唐崖土司茶等驰名中外;当代名茶利川工夫红茶、鹤峰茶、炜丰茶、来凤藤茶等香飘四海。湖北省第一历史名茶“恩施玉露”蒸青制作技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恩施富硒茶、恩施玉露、伍家台贡茶、鹤峰绿茶、咸丰帝茶、来凤藤茶、利川工夫红茶、马坡茶均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或产品保护。
绿水青山孕育茶之精灵
恩施州地处北纬30度附近,森林覆盖率高达73%,素有“鄂西林海”美誉。州域负氧离子浓度平均每立方厘米高达2万多个,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清新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标准的20倍,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恩施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少严寒,夏无酷暑,云雾缭绕,终年湿润,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在全国茶叶优势区域规划中被划入“长江上中游特色绿茶和出口绿茶优势产区”。“好山好水出好茶”,产自空气清新、无污染环境中的恩施硒茶,水浸出物、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等主要品质成分含量较高,具有“香气馥郁持久、滋味鲜爽甘醇、汤色明亮稳定、绿色含硒耐泡”的优异品质。近年来,恩施州茶树良种化率达到78%,比全国高21.5个百分点。全州成功创建全国有机食品(茶叶)示范基地3个,获得有机食品认证标识17个;创建国家级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6个,获得绿色食品标识122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准产品认证7个;“三品一标”认定总面积88万亩,约占全州茶园总面积的60%。宣恩县、鹤峰县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恩施市、利川市、咸丰县成功创建“省级茶叶出口基地县”。
潜心打造全国最大硒茶基地
依托土壤富硒的独特资源,恩施州积极布局。2017年,建成富硒茶园90万亩,实现农业产值32.7亿元,茶业综合产值120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硒茶基地。富硒茶产业集群2016年入选全省97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2017年,恩施硒茶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以地市州为单位成功入选首批62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地区。武陵深处,大山绵延,位于其腹地的恩施受到上天特别垂青。调查显示,恩施州拥有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表层含硒土壤分布面积2.3万平方公里,占全州国土总面积95%以上,其中表层富硒土壤分布面积1.3万平方公里,占全州国土总面积54%以上,硒矿储量50多亿吨。2011年,第十四届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大会授予恩施“世界硒都”称号。硒在地球表面分布极不均衡,中国从东北三省起斜穿云贵高原的一条狭长缺硒带占据了我国72%的土地,成为国际上公认的“贫硒地带”。据调查,5亿中国人硒元素摄取量在标准线以下。根据茶园土壤硒和茶叶含硒量检测结果推算,恩施州含硒茶园面积约占茶园总面积的60%。硒与茶完美结合的“恩施硒茶”,含硒均值达到0.21毫克/千克,高硒区含硒均值达到6.42毫克/千克,最高值达到66.66毫克/千克。我国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曾为恩施富硒茶题词:“茶以硒为贵”。2017年国际茶业委员会主席签名授予恩施硒茶“世界富硒养生茶”荣誉。
顶层设计全力唱响茶叶品牌
恩施商标意识觉醒很早。2012年3月2日,恩施经过与抢注商标的不法商人激烈交锋,迎来国家工商总局最终复核裁定:将“恩施玉露”品牌归还给恩施。这一世代留传的珍贵遗产以法律形式牢牢地掌握在原产地的手中。 2012年,恩施州积极注册“利川红”商标。没有太多经费投入,山里人用质朴和诚意换来真情回报,央视和北京地铁先后免费为“利川红”形象宣传,柳传志、俞敏洪等商界大佬免费背书。未来5年,按照“政府主推、企业主体、协会运作、共建共享”的原则,恩施州将在全国范围内唱响“恩施玉露”与“利川红”双子星座,同时全力推进“恩施硒茶”州域公用品牌建设。形成了以“恩施硒茶”为母品牌,以县(市)域公用品牌或企业品牌为子品牌的品牌体系。制定“恩施硒茶”质量标准、生产技术规程和品牌使用管理办法,做到品牌有标准、程序有规范、销售有标识、市场有监督。打造好恩施硒茶公共品牌。牢固树立全州一盘棋思想,形成品牌建设合力,在对外宣传推介、产品设计包装、市场营销推广中,严格按照“母子商标、双牌经营”的模式执行,共同打造,抱团发展,维护好恩施硒茶州域公用品牌。以“恩施富硒茶”作基础,品牌内涵既传递了地域信息,又彰显了含硒个性,更突出了健康保健功能,拓宽了文化内涵,赋予了品牌更大的包容性。加强品牌宣传推介,由政府牵头采取办大会、参大展、请大家、进大场(专业市场)、投大广(广告)等方式,每年在州内举办大型茶事活动、在销售区组织宣传推介活动、在省级以上主流媒体组织宣传报道活动、在重点城市或主流媒体集中投放一批软硬广告。全力争取中央电视台“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项目。组团参加在杭州举行的国际博览中心展会。展会期间将组织开展恩施硒茶产品展示、有机茶产品展示,举办恩施硒茶专场推介会、恩施硒茶文化展演、恩施硒茶品牌形象店开馆仪式等活动。支持茶叶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开展国家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申报注册和创建国家知名品牌或商标。
深入推进全域绿色战略
全域绿色,是恩施州正在孜孜以求的目标。在恩施玉露的原产地,恩施市芭蕉侗族乡,8家企业决定联合成立有机协会,每户种植有机茶的茶农可免费获得100公斤有机肥/亩和全流程技术服务。该镇工作细化到组,每个村组每周至少开一次屋场会,了解有机概念,掌握有机种植的方法,1年下来,竟开了1200余场小组会。在一批老党员、乡贤的带领下,不施农药化肥,自觉维护有机种植生态环境写进了《村规民约》。在此基础上,每十几户农户按茶园地理区块结成小组,小组内茶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自我管理、相互监督,共同维护整体生态环境。为了保证“利川红”茶园全域有机环境,利川市推行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实施政府主导、企业主力,农民主体的生态保护机制,市、镇、村三级层层签订责任状,密织全方位立体化生态保护网络。在毛坝,有30多名专业生态巡查队员,仔细检查每块茶园,察看是否有农残和除草剂的痕迹,检查结果输入数据库。企业与茶农签订生态协议,对农残检测合格的茶叶高价收购,对超标茶则采取禁入政策,一旦发现,终身拒收。“试用效果好,我又在网上购了500多张。”5月8日下午,在“利川红”的核心产区楠木村的有机示范茶园参观,漫山遍野,茶园里插满了淡黄色的粘虫板,宛若一面面旗帜迎风招展。该村党支部书记田云奇介绍,为了打造好示范茶园,他从内蒙古专门订制了羊粪有机肥,全部人工拔草,每亩投劳是普通茶园的3倍。恩施州大力实施全域绿色战略。大规模实现电气化制茶,消除以往用煤或柴制茶污染环境的弊端。净化茶园环境,防止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茶园;优化茶园植被,选择无共生性病虫树种建立防风林和隔离带,集中连片茶园套种遮阴树;强化肥培管理,全面控施化肥,增施有机肥,全园禁用除草剂和禁用投入品,大力推广绿色防控和生态循环模式;到2020年,标准化茶园实现全覆盖,10%的茶园达到有机食品标准,40%的茶园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加快茶叶加工清洁化改造。支持企业按照厂区布局合理、厂房建设规范、设备先进配套、工艺流程科学、环境清洁卫生、质量安全可靠的要求,推进加工设施设备改造升级。到2020年,茶叶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完成电气化改造,规模以下企业全部达到清洁化生产标准。
从茶叶大州阔步迈向茶叶强州
2017年,恩施州已发展茶园158.8万亩,稳居全省第一。而此时,全国茶园面积已发展到4400万亩,年产量230余万吨,市场每年只能消化150万吨,产能严重过剩。面对激烈的竞争,恩施州积极实施产业提档升级,推动茶叶供给侧改革。先后出台《恩施州茶叶发展规划》《关于推进全州茶叶产业化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进产业链建设加快产业兴州步伐的意见》,推动由茶叶大州向茶叶强州迈进。积极争取农业部连续多年的大力支持,健全茶树良种繁育体系。建立紧密的产学研结合机制,对接中茶所、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农学院等一批科研院所。2016年州人民政府与中茶所达成战略协作,直接将有机茶实践示范基地落户在恩施州,并合作成立武陵山区成果转换中心,先后派出30多名顶级茶叶专家全流程指导。华农大建立博士工作站,与恩施州联合实施五个一茶叶帮扶工程。对接一批全国龙头企业。利用东西部协作机遇,与中国最大的茶叶出口企业浙茶集团进行全方位合作,引进湘茶集团、浙江大能集团、福建正山堂、八马集团进入深入合作,倒逼茶叶工艺和品质提升。适应市场需求,丰富茶叶品种。在恩施州,绿茶、红茶、白茶、黑茶、藤茶竞相绽放异彩,成为全省茶叶品种最齐全的产业基地。建立产销平台,在杭州等地建设一批特色体验店,私房定制茶,打造一批网上商城。 2017年,恩施州80万茶农人均茶叶收入4085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2.6%,漫山遍野的青翠茶园,正在为恩施这个共和国最年轻自治州广大农民攻坚脱贫带来无限希望。